健走出健康

images (4)  

當我覺得身體疲勞時,我就去健走,那你疲勞時呢?

 

一個朋友為了減肥,嘗試過各種的方法與食物,花了很多錢,經歷很多年,都沒有瘦下來,一天來找我,我告訴她正確的飲食方法並鼓勵她每天早上健走一小時,結果4個月後她減重了9.5公斤,樂得買禮物送給我,最近聽說有了男朋友,祝福她。

 images (1)  

走出健康來

人的老化是從雙腿開始,一旦過了四十五歲以後身體各器官組織會開始出現老化,尤其是腿部骨骼、肌肉,行動開始遲緩,因而減少了活動量,造成新陳代謝的下降,於是心臟、肺臟、血液循環功能下降,產生所謂三高的新陳代謝病及其他慢性病。

世界衛生組織指出身體運動量不足會造成嚴重的死亡因素,因此推薦「健走」,要求要求全球192個會員國將健走納入民眾日常運動項目。台灣衛生署國民健康局也響應,並自91年起喊出「每日一萬步,健康有保固」的口號,在民國95年訂定每年的11月11日為「全民健走日」,鼓勵國人「雙腳前行,走向健康」。

 

馬總統年輕時因半月軟骨斷裂,醫生建議他要強化膝蓋旁的肌肉,因此造成慢跑的習慣。最近總統還是想跑,但在醫生建議下,要求減少慢跑,改為健走與游泳,但愛跑的總統還不想放棄跑步,所以可以見到他戴著護膝跑步,以後我們會預見到他出來代言健走。

 

images  

健走的好處
1. 不受場所限制、不需行頭,裝備簡單,只需穿著一雙適當的運動鞋即可。
2. 可增強心肺功能。

3. 可快速消耗卡路里,減肥。成年人每次健走30分鐘,可以消耗150卡路里

   是最有效又不會復胖的運動法。

4. 可有效降低高血壓。健走可以減少血壓上升荷爾蒙的分泌,因而改善高血壓,

   高血壓患者可先從散步開始,逐步進展到健走,每次要持續30分鐘以上。

5. 可有效降低膽固醇、心臟病。每天健走半小時以上,可降低35~40%心臟病罹

   患的風險。
6. 可減低罹患糖尿病的機會,每天健走1小時,可有效的控制糖尿病患者之血

  糖值。對第二型糖尿病,有50%的預防效果。

7. 強化肌肉及關節強健,拉直背肌與僧帽肌,改善腰、肩、頭部疼痛。

8. 強化骨骼、預防骨質疏鬆症,預防跌倒。
9. 有舒緩壓力,改善憂鬱症的效果。

10. 遠離乳癌。根據美國Nurse's Health Study的一項長達20年的統計研究指出,

   一週運動7小時上,可以降低20%的乳癌罹患率,而最理想的運動就是健走,

   原因是健走時雙臂擺動,活動到乳腺淋巴組織。
11.銀髮族一周運動3天,每次45分鐘以上的健走運動,能預防健忘、老年失智

   症。人體中最耗費氧的部位就是腦神經細胞,健走時的深呼吸可以提供充分

   氧氣給腦部,促進腦神經細胞功能活化,自然就能預防健忘與痴呆。
12.防止衰老,人體全身有近五百條肌肉,三分之二集中在下半身,肌肉會隨年

   齡增長日漸衰退,所以說老化由腳開始,到了六十多歲半身的肌力仍可以有

   二十多歲時的70%左右; 但下半身腿力卻只剩下約40%,。健走可使血液循

   環全身,提供養分及帶走廢物,防止衰老。

 

images (3)  

健走的方法

  1.       穿著一雙有適當的足底支撐及有良好氣墊防震功能的運動鞋。
  2.       攜帶飲水,不要等到渴了才喝,在健走前中後要充分的飲水。
  3.       健走時,最好挑選較平坦的道路,避免在崎嶇的地形上健走。
  4.       健走每週要3次以上,每次半小時以上,才可達到健身效果。
  5.       「抬頭挺胸縮小腹、雙手微握放腰部、腳跟著地再平腳、邁步走向健康路」,健走時要1.抬頭挺胸。2.雙臂前後節奏地擺動,擺動雙臂時肘部呈約90度。3.跨步時後腳跟要先著地,腳著地的時候膝蓋微微彎曲,再來腳底、腳尖。步幅要自然。
  6.       若有虛弱、心跳加速、暈眩、頭痛、肌肉抽筋及排汗減少的情形,馬上要停止運動,緩慢走到陰涼的地方休息,並要喝補充足夠水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賴永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