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改造食品(GMF)

最近,與四位朋友同去購物,超市中發現有豆漿標示: 本品不含基因改造黃豆,我問: 你們有聽過嗎? 誰會說明,結果是兩個有聽過這名詞,並說這是不好的東西,追問如何不好? 無人回答。

images (4)   

◎基因改造食品(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

    過去是龍生龍,鳳生鳳, 龍無法跟馬繁殖後代,因為兩者的基因不同: 現在連玉米都可和毒蠍合在一起。

基因改造是以人為的方式來取出A物的基因,再植入B生物體內,接著讓它成長、收獲與繁殖的產物及其相關產品,講白一點是對DNA來動手腳的處理。藉由異種基因的活性,來改變植物或動物的性質;這種不同於農民傳統上使用育種、雜交、誘變的食物稱為基因改造食物。例如,把能抗蟲害的基因轉殖到農作物中,可減少蟲的啃食;或者把耐寒的基因轉殖到玉米的基因中,則冬季也可生產玉米。

 images (2)  

◎基因改造食品的優點

增加農作物產量,解決糧食短缺問題。

使農作物更適應不利的生長環境,例如耐乾旱、耐凍。

增加抗蟲害抵抗力,從而減少使用除蟲劑。

節省生產成本,降低食物售價。

增加食物營養,提高附加價值。

增加食物種類,提昇食物品質。

改良食物外觀.味道和口感

改變農作物特性,更易於加工

除去食物中可能過敏的成分

 images (3)  

◎基因改造食品的缺點:

一、可能危害人體健康:
  基因改造時可以用動物或植物、微生物取出的基因,這是過去不曾有的,許多基因改造農作物都移植了抗蟲害的基因,可能產生新的過敏原、 新的毒素、抗藥性及難以治療的超級病毒,我們吃下這些基因改造的食物,可能含有抵抗抗生素的細菌和病毒基因,以致得病時,抗生素治療功效將束手無策。另外基因改造食品可能改變原有營養;或添加毒素、過敏原,導致人類在長期食用後身體賀爾蒙正常分泌的改變,進而破壞人體新陳代謝途徑,導致基因突變的機率上升。以上疑慮不知道會不會造成健康危害或隔代造成影響現在來看仍是未知數。


二、違反自然法則、破壞生態平衡: 
  千萬年來透過生物不同物種交配育種雜交和基因突變以達到並維持生物多元性,讓大自然界之所以生生不息,基因改造食物會改變植物性狀、違反自然規律,擾亂生態平衡法則,使物種消失速度惡化,甚至會令植物、昆蟲、鳥類和微生物瀕臨絕種。


三、引發自然界害蟲的抗藥性,使用更多農藥:
  目前基因改造工程使用最普遍是抗蟲害、抗病毒、耐除草劑基因,耐除草劑通常是除掉雜草而作物不受影響,促使農民多使用除草劑,專家調查,發現基改農作除草劑 使用量比傳統還多。

 
四、對素食者、宗教信仰者的傷害:
  「比目魚草莓、北極魚番茄(抗寒)、蠍子玉米(抗蟲害)」,這些含有動物基因的食品讓素食者無法可避、這大大的傷害到素食者及宗教信仰者。

 images (1)    

◎最常見的基因改造食品有哪些

   根據全球農情資料顯示,截至2010年止全球種植基因改造作物有27個國家,總種植面積佔全球總種植面積的1/4強,基因改造生產作物年年大增,成為農民種植的主流。

最熱衷基因改造國家有美國、加拿大、巴西、中國、阿根廷、澳洲、西班牙、印度、南非、墨西哥等國。

 

目前全球基因改造食物有 黃豆、玉米、馬鈴薯、蕃茄、芥菜籽、小麥、棉花、油菜、木瓜、南瓜、稻米、甜 菜、菊苣、甜瓜、葵花及亞麻等,台灣黃豆99%需仰賴進口,每年進口量約250萬公噸,其中有93%屬基因改造;台灣玉米每年進口量約480萬公噸,其中有40%的玉米為基因改造。這些有直接供人食用或為牲畜飼料或種植,專家統計環繞我們中的食物已占45% 是基因改造或混雜基因改造。

 image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賴永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