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的不幸,易患骨質鬆鬆症
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指出全台近700萬人口有或多或少骨質疏鬆的問題,101年12月內政部人口統計資料指出: 國內50歲以上民眾,男性有36.3萬人,女性95.6萬人被診出骨質疏鬆症,正在治療中。女性骨鬆的問題顯然比男性嚴重很多,世界骨質疏鬆基金會(International Osteoporosis Foundation;IOF)指出,全球約有2億的婦女患有骨質疏鬆症,特別是停經後的婦女骨質疏鬆症和是最嚴重的,女性在停經後,鈣從骨頭流出的速度大增。而骨質疏鬆症是沈默的疾病,大多沒有明顯的症狀,這些患者平常不知自己已患骨鬆症,但只要一個輕微的跌倒,或是咳嗽或用力坐板凳、彎腰搬重物,就有可能造成骨折。每3位骨質疏鬆症者就有1位可能會骨折。台灣65歲以上因骨鬆骨折死亡率,男性有22%,女性有15%,骨折發生率是全亞洲第一,顯示台灣骨質疏鬆的問題很是嚴重。國人特別需要注意骨骼保健,防止骨質流失,防止骨折情形。
女性與骨鬆的關係
1. 女性荷爾蒙: 女性荷爾蒙是用來控制骨頭與血液中鈣的平衡,年輕女性若骨鈣不足,可將血液中的鈣運稻穀頭使用,但停經後,女性荷爾蒙大量減少,無法來平衡此反應,也就是說血鈣無法運去骨頭內,骨頭的破骨細胞部斷破壞,終於型成骨鬆症。
2. 日曬不足: 陽光可合成維他命D,維他命D是合成鈣質的因素; 女性追求美白,過度防曬,完全沒有接觸到陽光,我就曾看過一團女性早上六點多在跳韻律舞,跳完後去上班,全團全部全身層層包住,只露出兩個眼睛,就向澎湖的少女一樣,所以高達70%的輕熟女將成為未來的骨鬆高危險群。
3. 沒有運動: 早上起床來不及吃早餐就敢捷運,回來後忙著看韓劇,或打電腦,星期假日說很累藥睡到下午,完全沒有運動。延緩骨質疏鬆的最好辦法除了日曬,就是運動,運動讓全身的骨骼都有受到活動的張力和拉力,那麼便可增加骨質密度。遺憾的是妳有沒有運動的習慣呢。更不要說健走、慢跑、跳繩、伏地挺身、舉啞鈴、游泳,連上二樓都要坐電梯。
4. 飲食不正確: 愛美怕胖的女性很是挑食,這個不敢吃、那個不能吃,特別愛吃甜食與咖啡,報告指出: 咖啡過量會導致骨質流失。
儲存骨本、預防骨鬆的飲食法:
1. 多攝取含鈣食物,如酵母粉、黑糖、菱角、腰果、味噌、海帶、芝麻、莧菜、燕麥、小麥、麥片、米、糯米、甘藷、蓮子柿子、紅棗、黑棗、栗子、木瓜乾、葡萄、核桃、青江菜、油菜、空心菜、白菜、海藻、髮菜、紫菜、 雪裡紅、海帶、芥藍菜、木耳、金針、枸杞、莧菜、 地瓜葉、蘿蔔等。
2. 特別要攝取大豆食品,大豆含大豆異黃酮,其構造類似女性荷爾蒙,具有調節骨鈣吸收和骨質形成的功用。
3. 多攝取助鈣穩定的食物,蔬果中的鉀、鈣、鎂等礦物質及維生素C、K與鈣的吸收有關,可多攝取芥藍、綠豆芽、昆布、洋蔥、山藥、蘋果、大豆等。
4. 喝咖啡要適量,每日不宜超過2杯;喝茶也是一樣,不能過量。每天喝兩杯以上咖啡的人,會提升百分之五十的骨折機率,喝四杯以上咖啡骨折機率是正常人的三倍以上。
5. 不要喝可樂類, 可樂的酸味劑是磷酸,林酸會螯合身體內的鈣質,而流出。
6. 不要吃煉製品: 所謂煉製品是指魚丸、貢丸、火腿、熱狗、燕餃…等,因為這些都含有磷酸鹽類以增加黏性、彈性,但同上面一樣會與體內的鈣質結合,排出體外。
7. 限鹽攝取: 鹽有「偷鈣賊」之名,會加速骨骼的鈣流失。老年人的味蕾遲鈍,喜好吃鹹的食物,如肉鬆、鹹魚、醬瓜、豆腐乳、海苔醬、等高鹽食物,這會危害骨質健康。
8. 避免攝取大量植酸、草酸植物,它們會與鈣質結合成不溶性而排出,如菠菜、茄子、蕃薯、花生、巧克力等。
9. 避免酒精,酒精進入骨腔內直接摧毀造骨細胞,酒精也會損害腸子的黏膜,降低腸子對脂肪有效的吸收率,這樣子,大量不被吸收的脂肪會與腸內的鈣結合,形成不溶性的複合物,排出體外,造成鈣質流失。每天喝兩杯酒的人,其骨折率是正常人的兩倍;喝四杯以上者,是七倍。
10.適當的纖維素量,過量的纖維雖有整常排便效果,但一樣會在腸內與鈣、鐵、鋅結合而排出。
11. 必要時可經醫師診斷,於日常飲食之外補充鈣源,如乳酸鈣、碳酸鈣等。要注意的是補充過多的鈣,不僅無法阻止骨質流失,還很容易造成便祕、腎結石等後遺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