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的新觀念

 images (2)  

美國的育兒專家,經過多年的觀察,發現過去的一些方法是不正確的,因此整理出來,給全世界的人來參考。

觀念一:讓小寶寶不亂哭
寶寶會哭有四個原因:餓了、尿了、困了、不舒服了(太熱、太緊、被蟲咬…),排除這四個原因外就是依賴性或耍賴心。愛哭的Baby都是被爸媽寵出來的。出生不久的小Baby聽不懂話,他們是靠條件反射來做判斷的,當哭出來時爸媽就馬上來抱,屢試不爽,Baby勝利了,他們想玩就來這招,這可把爸媽累壞了。美國兒科專業醫生一再告誡:孩子不哭才可抱起來,一哭就要放下來,這樣一來,再小的孩子都能會知道,不哭的時候才有得抱,這招極靈,所以爸媽要狠下心來,縱使大哭也不要抱,第一次可以設定5分鐘,以後一次比一次時間拉長,我的妞妞第一次就在大約3分半的時候就停了,幾次的訓練她已知道哭聲是叫不來媽媽的。

觀念二:母奶都夠寶寶吃的
美國兒科專業醫生說孩子的食量多大,媽媽的奶就有多少,生雙胞胎的媽媽的奶同樣也夠兩個孩子吃,能吃母奶到2歲半的寶寶是最幸福、最健康的。醫生說: 你的孩子吃多少奶,你就能泌出多少的奶,你覺得奶不夠吃去沖泡奶粉,那麼你的泌奶就會真的不夠,最後就沒奶了。

 images (1)  

觀念三:寶寶吃奶吃到睡著怎麼辦?
寶寶在被媽媽舒服又安全的抱著的時候,還沒吃飽就睡著了,媽媽著急的把寶寶搖醒,寶寶吸了兩口又續睡,反反覆覆,弄得寶寶吃不飽、睡不好,媽媽也累得要命。專家教導我們餵寶寶奶水時可把寶寶的衣服脫掉,脫到只剩下尿布,醫生說: 放心,妳抱著她時妳的體溫溫就能保證嬰兒不會著涼,寶寶有一點涼意,他們會更用心進餐的。

觀念四:趴著睡

爸媽怕孩子趴著睡覺會臉部變形,其實讓剛出生的孩子趴著睡會使心臟朝下,就如在子宮被包裹的狀態,其次趴著睡比仰著睡會有更安全、穩定的感覺,更能熟睡,第三個好處是趴著睡可改善大餅臉,長大後會更俊美。注意的是趴著睡時爸媽要在12小時就左右翻寶寶頭朝向另一邊。
images (3)  

觀念五:不要搖晃寶寶

美國兒科專業醫生說: 睡眠可讓嬰兒生長,所以嬰兒大部分的時間都需要在床上度過,一個快樂的Baby在床上睡覺很舒服時會咿咿呀呀的唱歌,床是不會動的!所以,抱起嬰兒的時候就不要來回走動,也不要搖晃著哄孩子,只要輕輕放在床上讓他自己睡就好。爸爸媽媽是沒有權利剝奪孩子躺在床上享受安穩快樂的權利。

另外,爸媽也不要將孩子往上丟,雖然你確認沒有掉下來的危險性,也許這麼玩孩子也會覺得好玩,但是因為嬰兒或幼兒的大腦還不成熟,仍呈現一種果凍膠狀體,經這麼拋甩是很容易受傷的。

觀念六:讓小寶寶一覺睡到天亮
我養老大的時候,晚上都要起來餵奶2-3次,搞得睡眠不足像頭貓熊,感覺到養孩子真的很累很辛苦,白天不能闔眼,晚上也不得入睡。美國兒科專業醫生就指點我: 因為我們是人類!人類晚上是不需要進食的!孩子可以被訓練成一睡到天亮。醫生說:你沒有引導出好寶寶的天生習慣,是你不好,不能怪別人。

顯然的,長夜的連續睡眠,對孩子來說比吃奶更形重要!擔心Baby晚上會餓根本是多餘的,所以在養老二的時候我就按照醫生說的方法半夜以漸進方式不餵奶(起初是隔5個小時,經過2個禮拜之後,孩子就能睡天亮了),因此我和老公都完全解脫了。
images  
觀念七:不要養溫室寶寶

寶寶的抵抗力比大人強很多,以穿衣為例,她只能比你穿的少,不能比你穿的多。爸爸媽媽穿2件衣服,寶寶絕不能穿2件半。這樣孩子才能發揮溫度的調整功能,長大後就會比較健康。在台灣的兒童醫院,常常看到孩子被一層一層的包裹著,就連發燒的孩子也不例外。


觀念八:不要稍有狀況就吃藥打針

感冒發燒是孩子成長的過程、是增強抵抗力的程。美國兒科專業醫生教導寶寶發燒了就用冰敷來退燒,不要打抗生素。用有拉鍊的保鮮袋裝冰塊,再用乾淨毛巾裹了冰敷在全身,30分鐘一定退燒。美國兒科專業醫生又教導: 如果是著涼的感冒只流鼻涕沒有發燒,那麼就擦掉鼻涕,也不要打抗生素,幾天就沒事的。不要相信用藥才能治好感冒。到目前為止,我家2個孩子就都是用冰敷法,從來沒有掛過鹽水點滴退燒或注射過抗生素。


觀念九:母奶是最好的抗生素

我發現約10天時我的baby的一隻眼睛發炎有黃色分泌物,我趕緊抱到醫院去掛急診,兒科的醫生說: 我知道妳是餵母奶的,妳可以擠一點出來滴入baby的眼睛內,部藥打針或塗消炎藥膏,就可以了。我著急了老半天就這麼簡單的被打發回家了,姑且一信,以母奶當藥水,幾天後baby的發炎果然好了,這時才更相信母奶含有很多保護Baby的成分,除了吃飽也可外敷。

觀念十:拍嗝

讓寶寶趴在肩膀上輕拍後背,這是傳統姿勢,很多時候不太容易拍出嗝氣來。
讓孩子面向90度側坐在腿上,左手托著孩子的脖子,撐起下巴,右手拍後背,這樣通常十幾下就拍出嗝了,很有效率。

為了讓嬰兒與母親都能熟睡一整夜,睡前的最後餵奶一定要餵得飽飽的,方法就是拍完嗝要再繼續餵,直到她真的不吃了,這樣就能睡到天亮。

觀念十一:洗澡不用沐浴乳

天天洗澡是寶寶乾淨與健康的要素。洗澡可以把汗水和細菌都洗掉,可以按摩寶寶,可以增加親膚之情。

寶寶心跳快、運動量大、汗臭味、奶味、便便味很多,一定要每天洗澡,這是健康不生病的重要法門,媽媽怕天天洗澡會著涼,其實嬰兒的抵抗力比成人強很多。醫生教導:清水是寶寶洗澡最好的清潔劑,比任何名牌的嬰兒產品都好,清水就可以洗得乾乾淨淨,所以不要用任何的洗髮精、沐浴乳。

觀念十二:早點吃粥飯
4
個月大可吃米粥,再大點就可跟爸媽一起吃東西了,這樣的孩子長大就不會偏食,美國醫生說: 6顆牙的時候,她已經可以用這幾顆牙齒來吃很多東西了,什麼都可以餵,沒有不能吃的。早點吃和成人一樣的食物對孩子有好處。

下載  
觀念十三:鼓勵寶寶觸摸外界
台灣的父母特別謹慎,看到寶寶在地上爬、抓東西、站起來,都會說: 髒髒、危險、不可以、不要摸...,美國專家卻鼓勵我要“Try it (試試看、摸摸看)。只要沒有生命危險,不要阻止寶寶用他們的小手去認識世界,跌倒了爬起來就好、用湯匙弄翻了菜飯掃一掃就好、玩沙弄得衣鞋都是沙換洗就好,在各種活動中他們會學到對未來世界的適應方法,重重的限制會讓孩子不快樂、自閉與笨拙。

觀念十四:不要用重疊字
妹妹,不要再打打貓貓了,穿好鞋鞋,坐在嘟嘟上,把飯飯吃光光、湯湯喝完….看起來好像是很親切的兒語,其實是沒有必要的,直接就要教跟大人所說的一樣的話,讓他不會困擾,更快接觸到將來臨的社會世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賴永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