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癌物質/丙烯醯胺存於洋芋片、黑糖、即溶咖啡、滷肉飯等

下載 (1).jpg

食品於高溫下加熱,特別是在超過 120以上加熱條件中,所含胺基酸的天門冬醯胺(Asparagine)會與還原醣進行梅納反應(Maillard reaction),賦予食品特殊風味及色澤,好看又好吃,但同時會形成丙烯醯胺(Acrylamine),此反應較常見於高溫油炸或烘烤澱粉類食品,例如馬鈴薯、穀類、咖啡、滷肉飯、天婦羅等產品。

images (3).jpg

丙烯醯胺於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IARC)歸類為2A物質2A是表示此物質對動物具有致癌性,但人類流行病學之研究指出尚不足以證明是為人類之致癌物質。

下載 (2).jpg

食藥署呼籲,國人應減少或適量食用高溫油炸或烘焙的食品,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五穀根莖類、奶類、蛋豆魚肉類、蔬菜類、水果類及油脂類),獲得足夠的營養,並搭配運動,使身體的機能維持正常,減少攝入丙烯醯胺之風險。

 

食品中丙烯醯胺指標值(單位PPB): 洋芋片:1000,薑餅1000,黑糖1000,油條1000,即溶咖啡900,炸薯條600,餅乾50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賴永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