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如何喝水呢?

 images (1)  

大家都知道水很重要,會到便利商的去買各種的飲料,有些人認為飲料含有添加物不好,還是喝礦泉水。在賣場打開冰箱取出一瓶,嘴巴頂住瓶口,咕嚕咕嚕的灌下去,一次喝不完再栓緊瓶蓋,準備等一下喝,你也是這樣嗎?

 images (2)      

【身體的水含量】

人是水造成的,成人體內水分佔體重的70%,孩童的更高達80%,老年人也有60%;。血液淋巴液中有92%是水、腎臟中有82%、肌肉中有75%、腦中有74%是水、肺部有69%,就連骨頭中都有22%的水。

【缺水過多影響健康】

失水1%,身體發出警告,會感到口渴;

失水5 %,輕微發熱,身體各機能因缺水而有減退現象。

水10%,身體會發紫而且無法走動,對身體造成傷害。

失去20%的水份則對生命有危險。

【古之明訓,今之證據】

明朝李時珍在《本草綱目》:「飲食者,人之命脈也……水去則營竭」意思是若沒有水,人體就會枯竭。

中醫論述:「藥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水補。」西方醫學之父的希臘/希博克拉底斯(Hippocrates)在進行任何治療之前,通常都會開出喝水的藥方,先幫身體生理平衡。

 

現今的中西醫生對感冒發燒、中暑、嘴巴破、長痘痘、口苦或口臭、心情煩躁、便秘、深色小便、膽結石、腎結石、痛風、哮喘、泌尿系統疾病,都會建議病患「多喝水」。水是最好的良藥。 

伊朗籍醫生Dr. Batmanghelidj在1992年出版了《Your Body's Many Cry for Water》(你的身體對水的不斷呼喚),副標題寫著:「缺水是百病之源,你不是病了,你只是該喝水了!不要再濫用藥物來治療你的缺水。」這本書到1996年已經再版十一次,並且獲得世界各國不少醫生的支持。

 images  

【水的重要性】

人體的一切生化反應都是要在水中進行的,生化反應例如:食物消化、養分運送、血液循環、呼吸系統的保濕與順暢、各個器官的活動運作、排泄、體溫調節、授精生育等。人不吃食物可活幾個星期;不喝水, 5天以內嗚呼。

水是構成我們身體每個細胞的絕大成份。水可運送養分及氧氣到細胞及運走廢物。水可調整體溫。水可鎮靜神經。水可排除尿酸、結石、細菌、代謝產物、毒素。水可預防便秘。水可保護、滋潤皮膚。水可預防血管阻塞。

 下載 (2)  

【喝水的量】

      飲水量會因氣溫、飲食、體重、工作、運動而有不同。一般成人每天排尿水分大概有1500cc,排便的水分約200cc,汗水與呼吸蒸發流失的水分大約有800cc,因此每人每天自然的代謝就會排出約2500cc的水分;但是食物也是水分的來源,相抵500cc 所以每天喝水是以2000cc為通稱標準。

 images (3)  

成人每天水的正確需要量:

1. 體重(公斤)乘以35〜45cc。例如體重50kg = 1850〜2250cc。

2. 體表面積乘以1500cc (人的體表面積1.5-2.0M2)=2250〜3000cc

3. 熱量乘以1.1cc/大卡 (男2100大卡=2300cc,女1800=2000cc)

4. 排尿量+無感覺水分喪失量*,1440+600=2040cc。

*無感覺水分喪失量:如體重50公斤=500cc;60公斤=600cc

 

* 如果有結石或痛風者:如果體重是70公斤,則每日至少需喝水2000+700=2700cc。

* 如果有心臟衰竭、腎臟衰竭或肝硬化腹水等病人,通常尿量會減少,如尿量為400cc,那麼體重70公斤者,則每日喝水量為400+700=1100cc。

 

茶、咖啡、可樂不能代替水

市面販售食用水種類有:礦泉水、純水、蒸餾水、逆滲透水、加味水、氣泡水、海洋深層水、海洋生成水、鹼性離子水。

牛奶算是食物而非水分。茶、咖啡、汽水、酒類、果汁……等飲料也都無法代替水。茶、咖啡、可樂含利尿的咖啡因,反而會使身體失去水份。喝酒需要更多水份來處理。

市售的機能水,如含氧水,其實對身體並沒有產生實質的功效,而電解水的功能,也還有待科學驗證。喝什麼水最好?答案是:乾淨、簡單的「白開水」最好。

 

 下載  

威脅健康的水中物質

砷: 是烏腳病的主要成因。引起皮膚癌及肺臟癌。
亞硝酸鹽:會導致藍嬰症,6個月以下的嬰兒是高危險群,症狀為皮膚出現藍色斑紋、呼吸短促,若為急性中毒可能因而致死。


鉛:老舊的鉛製水管是主要來源,會危害腎臟、神經系統,對兒童具高毒性,若長期曝露在鉛含量的環境中,會導致身體、心理發展遲緩,出現學習障礙的情形。


銅:食物是兒童攝入銅的主要來源之一,盛裝的器皿亦然。對人體不具累積性危害,高劑量時則具毒性,急性中毒會刺激消化道而造成噁心、嘔吐的症狀。

 

鉻: 對肝、腎及循環系統造成危害。具致癌性。


微生物:兒童的腸胃易受沙門氏菌的感染,其他包括阿米巴原蟲、志賀氏桿菌等。一旦感染就會引起腸胃疾病,尤其是免疫系統尚未完全發育完全的幼童最危險。


殺蟲劑:若淨水處理廠的除氯工作做得完善,水中就不會殘留殺蟲劑。流行病學專家指出,殺蟲劑會直接影響人體的再生能力及成長能力。

 

【為何睡前、起床後一定要喝水】

睡覺時,口鼻及身體內的水分還是會隨呼吸、流汗、蒸發排出體外,血液呈缺水狀態而使血液濃縮、黏稠。人體因流汗等原因,失去約350ml的水,所以睡前補充水分可預防睡眠時血液的濃度上升。

 

起床時的活動與空氣溫度會使血壓較高,根據美國哈佛大學的研究,早上5~7點尤其是有心血管疾病者中老年人最常引發心肌梗塞、栓塞型的腦中風。

此外,早起喝水有助於腸道蠕動,可預防與改善便秘現象,加速排除緩慢代謝而滯留體內的廢物與毒素。。


       
【多喝水好不好呢】
 多喝水可以促進新陳代謝,體內脂肪代謝也會加速,水的沖洗作用還能把體內囤積的廢物與中性脂肪一併帶走;而且多喝水也較容易有飽足感,會讓食慾變小一些。所以多喝水不但可以改善體質,還有助於維持窈窕曲線喔!
對大部分的人來說,喝水保健不會造成器官負擔; 但如果是心臟衰竭或是腎臟病患者,若長期大量喝水,則容易導致心臟或腎臟超過負荷,因此患有此類疾病者的喝水量必須請教醫師;
幼童因腎臟還在發育,喝過多水容易造成水中毒。

 

images (5)  
       
【如何喝水】

不要大口喝水

每次喝水身體最大吸收量為250ml,大口喝水,等於沒喝,因為一次灌下太多水時,腎臟會收到進水太多的訊號,便會加速排尿的速度,反而讓喝下去的水立刻流失,沒有足夠的時間送到身體各地。切記要分多次小口喝。

 

不喝冰水

冰水會造成血管收縮,對水的吸收率下降,更會影響肺功能,引起肺部疾病。

 

含一含再吞入

不管是熱水、冷水,含一含再吞入,使入口的水溫變得與人的體溫相同,而不會傷到消化系統及肺部。

 

冷氣房工作要多喝水

辦公室裡,長時間吹冷氣會乾燥,長時間維持一樣的姿勢,血液會滯留,造成血循不良,所以就是不渴,也要適時的補充水分。

 

不喝山泉水

山泉水因不加漂白劑,又有礦物質所以甘美;但可能會含有潛在有害物質,重金屬、氡、殺蟲劑、工業化學物、微生物(細菌、病毒、虫、虫卵) ,所以未經檢驗的山泉水不要隨便飲用,尤其是未煮沸的。

images (4)  
【如何喝瓶裝水】

  1.  為了地球環保,最好不買包裝水。
  2.   瓶裝水內可能有滋生菌類,最好不買。
  3.   塑膠瓶會溶出塑化劑、雙酚A等有毒物質,危害人體健康,最好不買。
  4.  萬不得已要喝,需用姆指與食指捏住瓶口,防嘴碰到瓶口,防止口中細菌混入滋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賴永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