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是藥亦是毒?

 

很多人不喜歡吃西藥,認為西藥有副作用,好了一處會壞了他處,認為中藥是天然的,非化學性的,無毒的、無副作用的。所以選擇看中醫、吃中藥,然而,真的是如此嗎? 中醫藥劑師坦白說明:「是藥三分毒,中藥也不例外」。有關中藥的毒,在神農氏嘗百草時即有「一日遇七十毒」之說。明朝名醫張景岳也有「無藥無毒」的說法。

 

中藥大部分是天然藥物,所以所含的成分就比較複雜,如生物鹼、皂素、鞣酸質,揮發油等。既然是藥,就會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尤其在超劑量、使用不當或長期服用等情況下更可引起嚴重的不良反應。

 

中藥的不良反應定義是:「為治療目的而發揮的作用稱為治療作用,若因而產生與治療無關且不利於病人的作用稱為不良反應」。中藥不良反應依據中藥藥性、不良反應發生時間、不良反應出現程度、病理機制等,可分為副作用、毒性反應、過敏反應、致癌性和致畸作用等。

 下載 (1)  

◎中藥不良反應種類及常見的中藥

一、急性毒性反應

1)中樞神經系統:如馬錢子、附子、雪上一枝蒿、細辛、天南星。

2)心血管系統:如蟾酥、羅布麻葉、萬年青、夾竹桃、北五加皮

      等。

3)呼吸系統:如苦杏仁、桃仁、白果、商陸等。

4)肝損傷:如蒼耳子、黃藥子、苦楝子、雷公藤,獨活、青黛。(5)泌尿系統:如斑蝥、木通、粉防己、馬兜鈴、延胡索、鉤藤。

6)造血系統:如洋金花、芫花、斑蝥、狼毒、雷公藤等。

 

二、慢性毒性反應

以毒害肝、腎、胃腸的發生率最高。其次是心肌、骨髓、肺、中樞神經、內分泌腺體。

 

三、過敏反應

如僵蠶、蜈蚣、全蠍、蟬蛻、斑蝥、土鼈蟲、狼毒、鴉膽子、天花粉、黃藥子等,及中藥注射劑。

 

四、致畸胎、致突變、致癌作用

如雷公藤、大腹皮、檳榔、款冬花、千里光、馬兜鈴酸、雄黃、牛黃類等含砷化物。

 下載  

◎造成中藥不良反應的原因

1. 來源品種差異:不同產地、不同品種的藥性差異很大。2. 環境汙染: 種植或採收中受到農藥、化肥污染。3. 不當炮製:如生半夏有毒經炮製後其毒性大減或甚微。4.不當用量:如肉桂過量會發生血尿。5.藥性不合體質:如寒涼溫熱的藥物可調整身體體質之偏,但處方不當,則雪上加霜。6. 不當煎煮:一般認為長時間煎煮可以減毒,但也有相反情況,如山豆根煎煮時間越長,副作用越強。7.中藥交互反應: 調配不當使某些中藥產生交惡的作用。8.不當保存:中藥保存不善引起生黴。 9處置不當:作為肌肉注用的丹參注射劑若用於靜脈注射易發生不良反應。10.體質差異:個體對中藥的耐受性差異性很大,尤其在病理狀態或疲勞、營養不良時更為明顯。

 

◎中藥不良反應的臨床症狀

中藥臨床表現的不良反應有:1. 消化系統方面: 主要症狀有噁心嘔吐、食欲不振、腹瀉、肝功能損害等。 2.循環系統方面: 主要症狀有心悸、胸悶、面色蒼白、四肢厥冷、血壓下降或升高、心跳不正常等。3.呼吸系統方面: 主要症狀有呼吸困難、急性肺水腫、呼吸衰竭等。 4.神經系統方面: 主要症狀有口唇麻木、肢體麻木、瞳孔縮小或擴大、嚴重者有抽搐、昏迷等現象。5.泌尿系統方面: 主要症狀是排尿困難或尿道灼痛、尿毒癥、急性腎功能衰竭等。6.血液系統方面:主要症狀有白細胞減少、過敏性紫癜、再生障礙性貧血等。

 

◎中藥對食物的禁忌
煎煮中藥不可使用鋁、鐵、銅製鍋具 ,要使用陶鍋、磁壺、玻璃、不鏽鋼等材質,以免藥物與金屬產生化學反應。在服食中藥期間,忌口某些食物是非常重要的,它可影響藥物的吸收,與藥性的發揮。

 

以下是服中藥的禁忌:
1.服中藥忌飲茶、咖啡、可樂、汽水: 茶葉中的鞣酸物質,會與富

 含生物鹼的中藥發生化學反應,產生成不溶性的沉澱物,影響藥物

 有效成分的吸收,降低療效。同時,在服用鎮靜、催眠、鎮咳類藥

 時也不宜喝茶,因為茶葉中的咖啡有興奮作用,會與藥性發生衝突。

 服用中藥期   間最好是以喝白開水為主。
2.服中藥時避免食用生冷、油膩、腥臭、不易消化以及有刺激

  性的食物。
3.忌冰、酸菜、芹菜、大白菜、西瓜、香蕉、芒果、橘子、空心菜、

  竹筍、糯米、鴨肉、等。
4.忌食助發物: 所謂發物是指會誘發舊病,加重病情之物,如過敏性

  哮喘者不能吃雞、豬頭肉、魚、蝦、蟹、韭菜等助發物。
5.服用清熱的中藥時,不宜食用蔥、蒜、胡椒、羊肉、煙、酒、辛辣、

   香燥、煎炸等熱性的食物。

6.服補養中藥:禁食茶葉、蘿蔔。

7.服發汗中藥:禁食醋及其他酸味以及生冷食物。
8.服接骨中藥:禁食醋、辣椒等刺激性食物。
9.服常山、生地、何首烏:禁食蔥。

10.西藥與服中藥之間需間隔兩個小時。

 

下一次就不可找偏方或自行摘採或向不明人士購買藥材,去看中醫時,就要遵循醫師所開的藥方,按時服用,一有不良反應要即刻就醫。

 

arrow
arrow

    賴永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